2007年11月18日

在Picasa相簿裡呈現照片的地理位置標籤(Geotag)的方法

用Picasa相簿的人最近一定發現它有了個新功能,就是可以在Google地圖上顯示照片拍攝的地點,同時也可以看到許多照片的縮圖出現在地圖上。要達成這樣的結果就是我們必須告訴Picasa照片是在哪裡拍的,或是說我們要把照片拍攝位置的座標告訴Picasa,也就是給照片加上地理位置標籤(Geotag)。


數位相機拍了照片以後,有一個紀錄照片各種資訊(例如像機型號、光圈、快門等)的資料檔同時儲存在照片裡頭,也就是數位相片的exif檔。這個檔也可以儲存座標,所以當我們把有座標值的照片上傳到Picasa時,他就會去抓取這個座標值,然後在地圖上顯示照片拍攝的位置。


可是問題來了,我想全世界沒有幾台相機可以在拍照的同時也一併紀錄下拍攝時的座標,所以我最近在使用照片位置功能的時候,其實都是直接在地圖上搜尋位置,然後把照片標在那個位置上,這樣只適合知道照片是在某個地址或地標(例如某個山頂)拍的,但是有時候在地圖裡找不到我們原先拍照的位置,尤其是某些山頭的時候,就只能抓個大概了。 如果要精確的將相片和位置連結起來,解決之道就是事後是把拍攝當時的座標值寫進相片的exif檔裡頭,所以我們出外拍照的時候必須同時有個裝置紀錄下我們的座標,而這些座標紀錄(log)也應該可以下載到電腦裡進行編輯。


要把座標值寫進exif裡頭就表示要有個軟體(軟體1)來做這個工作,還好通常這種軟體都不用錢(以下用locr的locr GPS photo為例);其次必須要有個裝置紀錄座標,現在有專門的座標位置紀錄器(GPS Datalogger),品牌還蠻多的,其功能比較簡單,只能自動記下所在位置,沒有導航和紀錄航點等功能,只是對於已經有GPS接收器的人來說,為了紀錄相片位置還要另外買這個東西有點浪費,因為GPS接收器開機之後也是一直在紀錄座標位置,於是就有人開發出軟體(軟體2,這裡用GPSBabel為例),可以把GPS的檔案(如Garmin的gdb或mps檔)轉成前述寫入軟體接受的檔案格式。
有了GPS的座標紀錄和軟體(1、2)並不就表示一切就水到渠成,問題還多著呢。世界上座標系統(Datum)和座標顯示格式(Grid)多到數不清,以臺灣登山人士常用的來說,座標系統用的是TW67,顯示格式是臺灣二度分帶(就是像200000 3500000這樣的顯示格式),偏偏前述的exif檔、locr還有Picasa都只接受座標系統為WGS84,顯示方式為經緯度的格式。所以當我們把GPS裡的資料下載到電腦裡以後,存檔的時候要記得把座標系統和顯示格式改過來,另存一個檔案以利後續的轉檔和編輯,至於TW67和二度分帶的也另存一個,方便其他的應用。


最後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用軟體2把GPS檔案轉成軟體1接受的格式(以locr來說是nmea格式)以後,雖然可以成功的把座標寫進相片的exif裡頭,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locr寫去的座標值Picasa不認得,所以又要找另一個軟體來使Picasa認識我們寫進去的座標值,最後才能成功的把照片位置和google地圖精確的連結在一起。

以下用圖片說明下載各種軟體及應用的步驟:

一、下載locr GPS photo
進入這個網址之後,按圖中箭頭所指位置下載安裝。



二、下載GPSBabel
進入這個網址之後,按圖中箭頭所指位置下載安裝。



三、下載exiftool和exiftool GPSVersionID Fixer
這兩個軟體是用來把locr寫進去的經緯度資料修正成Picasa認識的版本,其實要達成上述的功能exiftool本身就做的到,只是這是要手動輸入指令的那種程式,所以有人寫了exiftool GPSVersionID Fixer這個圖形介面以方便操作,就如下方較大圖中所示。

下載exif:按此進入



下載GPSVersionID Fixer:按此進入



兩個軟體下載以後解壓縮,先把exiftool(-7).exe(7是這個軟體的版本)更名為exiftool.exe,然後把兩個執行檔(如下圖反白者)放在同一個資料夾裡。



四、安裝好以上軟體之後,就可以開始進行下面寫入照片地理位置的工作了

(一)首先用garmin的Mapsource打開一個gdb檔(或是從用MapsourceGPS上下載剛剛記錄回來的資料),記得把座標系統和顯示格式改成WGS84和經緯度以後存檔。



(二)然後用GPSBabel把gdb檔改成nmea檔,記得nmea這個副檔名要自己寫。

第一步先把要改的檔案和輸出的檔名和位置準備好:


然後按Filter,進入下一個畫面,把GPS Fixes勾起來,後面的選單可以選3d或是none,然後按OK。



接下來就是按let's go,不久之後底下黃色框框就會出現一行字,表示成功了,要不然會有警告視窗。



(三)轉檔成功以後就可以用locr GPS photo程式來把經緯度資料寫進照片的exif裡。

首先執行locr GPS photo,畫面主要有四大區域,首先按「照片」欄下面的「加入」,把要加入經緯度的照片選進來。

然後按「GPS軌跡」下面的「加入」,找到剛剛轉的nmea檔,點選以後就會開始比對照片和nmea檔裡頭的時間,對應到的照片就會顯示綠色,然後按右下方的「自動加入地理資訊標籤」,就會開始把經緯度加進照片的exif裡頭。



等加完之後,當我們點選左邊的某張照片時,畫面右邊的Goole地圖就會標出照片的所在位置。


(四)接下來是把locr GPS photo加進照片的經緯度資料讓Picasa認得,所以要執行exiftool GPSVersionID Fixer,執行的畫面如下圖,在右邊找到照片所在的資料夾以後,按中間的「Execute Tag Fix」鍵。



(五)等修正完成,打開Picasa軟體,就可以看到有的照片右下角有個+號,那就表示地理資訊(經緯度)已經成功加入了。



五、接下來就是把照片上傳到Picasa相簿,可以看到照片的位置都被標示在Google地圖上,也就是說這樣就大功告成啦。

2007年8月7日

斷續不成篇章

第一次聊天的時候,妳說:「在大陸我的名字是祝福用語咧」,我可以想像那頭妳的笑意。
後來妳說:「我最喜歡畫完畫身上的油彩味道」,我在這頭想像妳手指頭的氣息。
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妳說:「好煩惱咧,這附近都沒啥可以吃的」,而我還以為妳是不必吃東西的。
那一次妳下完課,拖著凱蒂貓小行李箱從路的那頭走來,靦靦的笑說:「這樣才裝的下教學的東西」,而我幫妳提過了馬路,有點驚訝它的沈重。
妳跟我說家裡的事情,我說:「男人都是這樣的」,妳露出懊惱的表情。妳說好想嫁給他,我說妳婚頭了。
妳說要跟我去爬山、但還沒來得及;妳說要跟我一起慶生,但兩隻同月同日生的小羊卻已天人永隔。
妳說、我說,好多都來不及說!
「恬怡」、妳輕輕的走了,怎麼欠我一個再見?

2007年8月6日

北插天山登山路徑簡介

三峽鎮最高峰北插天山(原名塔開山,以下簡稱北插)是眾多山友嚮往的著名中級山,也是高山行前訓練熱門地點,尤其是時序每至初秋,當臺灣山毛櫸變色之際、慕名而往的山友更是使北插山路為之塞。
攀爬熱門的北插有多元的路徑可以選擇,其中難易程度小有不同,所需時間亦有差異,為使有興趣的山友不必再多方尋找相關訊息,因此根據個人經驗及網路上收集到的資訊,為大家做個整理。 北插附近各山分佈如下(感謝蕭郎提供航點資料):




攀爬北插的路線可分為熱門路線、次要路線及小眾路線三種,絕大部分的路線都可以在這張地圖中看到,唯一圖中沒畫出來的大概就是小烏來走赫威水路到赫威神木群再上到木屋遺址這條。
上北插的熱門路線我認為現在有兩條:


(一)滿月圓遊樂區(海拔約400)—木梯步道—東滿(東眼山、滿月圓)步道至水源地、木屋遺址上北插(海拔1727):這條是最多人利用的路線,然而因落差大、階梯多,走起來並不輕鬆,從登山口上山約需四至五小時。
(二)小烏來卡普產道—赫威山經水源地、木屋遺址上北插:這條路線登山口高度已經1000公尺,故而是登北插最輕鬆路線。
另外次要路線則有以下幾種:
(一)東眼山森林遊樂區經東滿步道至水源地、木屋遺址上北插:這條路線落差較小,登山口海拔約900公尺,然而由於東滿步道路途遙遠,走起來很花時間,回程步道又是上坡,所以並不比滿月圓線輕鬆。
(二)東眼山森林遊樂區上東眼山循稜線至拉卡山,接東滿步道至水源地、木屋遺址上北插:此路線可說是上一路線之副線,亦不輕鬆。
(三)滿月圓森林遊樂區直上拉卡山、接東滿步道至水源地、木屋遺址上北插:這條路線與熱門路線(一)落差相同卻更費力,因為一開始就要陡上到拉卡山。
(四)小烏來卡普產道—赫威神木群—木屋遺址上北插:此路線亦算熱門,因登山口海拔近900公尺,又可欣賞全臺灣海拔最低的紅檜神木區,只是較少人從此路原路來回。
(五)小烏來卡普產道—宇內溪—赫威瀑布至赫威神木群接木屋遺址上北插:此路線前段必須渡溪多次,甚至可以溯溪,最好穿溯溪鞋或雨鞋,後段再改穿登山鞋,大雨過後或冬天比較不適合。
最後是小眾路線,其實小眾路線未必不好走、只是目前較少人利用:
(一)烏來福山、林望眼山接多崖山至北插稜線後上北插:此路線上山落差較大(登山口海拔600公尺),然上至北插只需4小時以內,且可避開木屋遺址上北插這段爛路,但或許是交通接駁較為不便,目前利用者較少。
(二)滿月圓森林遊樂區(或赫威山登山口)先上多崖山後順路到北插:此路線亦可避開木屋遺址上去之爛路,雖然時間稍長,然熱門時段可避開塞車人潮,多崖山之山毛櫸亦甚為可觀,是值得推薦的路線。
(三)南北插縱走:自小烏來先登南插天山縱走至北插,若非超級健腳則必須於途中紮營,一般人少嘗試。
(四)逐鹿、卡保、樂佩縱走北插:一般人較少如此安排路線,總之從卡保、樂佩沿稜線可先至多崖山後至北插,沿途山毛櫸甚壯觀。
(五)滿月圓森林遊樂區上至樂佩至北插稜線至多崖山後上北插:登山口的位置在滿月圓瀑布旁,亦可先上滿月圓山後再往北插,目前少見如此安排行程者。
(六)小烏來卡普產道、赫威水路轉小烏來古道西段接南北插稜線後上北插:此為近兩年新開路線,已逐漸有山友利用,健腳者可以一試。

以上各種路線可以原路來回、O形連走或安排車輛接駁連走AB兩點,然而車程和路程都不近,時間的掌控是第一要務。上述若有錯誤疏漏之處還請各位指正,謝謝。




後記:最新消息傳來藍天隊已經開闢木屋遺址上至南北插稜線的新路,俟未來路線圖上網後再行補登。

2007年8月2日

被「蜱」咬了

話說上星期六(7/28)去豹子廚古道連走北勢溪古道回來,左後大腿靠近屁股的地方覺得有點痛痛的,用手摸去只覺得好像腫了個小包,我也不以為意、心想大概是青春痘吧。
這個小痛點持續了快一個星期了,偶而還會覺得有點癢,有時納悶怎麼好那麼慢?今天洗澡的時候又去摸摸看,沒想到一摸摸到了個小東西,原來是一隻死掉的小動物,大小約3mm,因為沒戴眼鏡只能約略看個大概,我想是應該一隻蜱吧,原來我腿上的青春痘是蜱搞的喔!
講到蜱、很多人聞之色變,因為「硬蜱」會傳染人畜共通的萊姆病,如果被傳染的話會有很嚴重的後果。不過我上網查了資料,看起來咬我的應該不是硬蜱,但是如果這幾個星期身上出現紅斑,我就要小心了。

2007年7月25日

湄洲天上聖母聖籤

7月23、24兩天因公到通霄和鹿港一趟,23日晚上住在鹿港天后宮的香客大樓,因此有機會就近參觀天后宮(鹿港至少有三座媽祖廟,我指的是建立最早的那一座),並且求了一個籤。不知是不是因為沒準備香燭的關係,直到第五次才得了聖筊,不過籤本身是不錯的,籤文如下:
湄洲天上聖母聖籤
第十四首(中上)
十載窗下苦操修、今日彈冠事壯遊
萬里長風欣得意、直登彼岸不需愁
占解
功名:學優登仕、致君澤民
行人:故人相逢、怡然自得
婚姻:配合若遲、自然得意
官司:情詞順理、貴人有緣
丁口:家人有慶、諸事皆宜
生意:貿易得力、風水平穩
疾病:吉星高照、災禍不生
出行:順風得利、動無不利
失物:遠處尋覓、當有著落
田畜:孳息豐富、十分有利

雖然鬼神之說難以確信,但是求到這樣的籤總是好事,希望媽祖大人大量,不要怪罪我以前在課堂上跟學生說的那些話,保佑我一切順利平安。尤其最近算是稍有不順,牙齒壞了一顆,看了五六次牙醫,除了做了個新牙套,其他的牙還補了不下15個洞,還好今天終於畢業了。
孔子說過:「祭神如神在」,我求到好籤以後跟媽祖說如果願望達成,明年會來還願,至於我的願望是啥,大家以後就知道囉。

2007年3月5日

幸或不幸?(96/03/04)

話說星期三晚上爬完山回家把車子停到一條闃黑的小巷裡,那時遠遠的就看到地上一攤碎玻璃,心想該不會是有車子被破窗偷竊吧,只是好不容易找到車位,也不得不就把車停在碎玻璃旁邊,後來幾天心裡老是不踏實,總怕自己的車窗也會化為一攤碎玻璃。
星期天早上出門去開車時,車門居然沒鎖上,剎時一陣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進到車子裡果然發現少了好多東西,的確是遭小偷了。至於偷兒為何要拿走那些東西我還是毫無頭緒,被偷的東西包括破爛面紙一盒、娃娃兩隻、加油點數券一堆、錄音帶四捲和剛換下來的舊雨刷一支,而讓人納悶的是放在錄音帶旁邊的銅板居然都沒拿走,另外、幸好新的音響面板我都拆下來帶走,只是遙控器放在車上也沒被拿走。
我實在搞不懂像面紙這種一看就知道沒價值的東西拿了要幹嘛?而且原本雜亂無章的雜物都被清走,所以我除了有點心疼那幾卷歷史悠久的錄音帶和可以換不知多少次洗車和清潔劑的加油點數以外,並不覺得有啥不爽的,而且玻璃也沒被打破,真是幸運,難道是我那天根本就忘了鎖門嗎?
那條小巷旁有個土地公廟,難道是福德正神保佑?還是前兩天廟會、我沒把車子移走,祂給我個小小警惕?

2007年2月25日

「如此星辰如此月、與誰指點與誰看」--記北大武山單攻行(96/02/18-19)

標題引的兩句詩是民國大才子錢鍾書戀愛時寫給他夫人楊絳的,借過來用只是因為大年初一晚上北大武山登山口的夜色實在太美,雖然無月、然而有點點繁星相伴,不待黃湯下肚,已渾然欲醉,此時身旁是黑人還是美人都無差別。


說正經的,北大武山既是五岳之一也是臺灣最南端的百岳,從前也曾有機會登臨,但光想到路途如此之遙遠,就未戰先怯。此次春節拜彈性放假之賜共有九天假期,回家過節應該會閒的發慌,正好安排北大武之行。回高雄前和黑人約好,本來預定行程是兩天一夜,也就是在檜谷山莊過夜,隔天攻頂後下山,然而黑人說妻小想早點返回北部,因此改為單攻。雖然是單攻,但還是要在登山口睡一覺,所以我的高山裝備全都帶回高雄。

和黑人約初一晚上七點在二高內埔交流道碰面,會合後改搭他的車先到內埔分局辦入山證,不料過年期間內勤組員放假,沒人會辦,只好改到泰武分駐所辦入山證,分駐所的警員說有兩個學生迷路,救難隊正在山上搜尋,聽了有點不知該說什麼。行前就聽說到登山口的路有點難找,晚上更難找到正確的路,還好一路摸索著還是在八點半抵達登山口,路上遇到救難隊車輛陸續下山,請教後知道人已經找到,不由得鬆了一口氣。

登山口可以停不少車,也是個岔路口,可以往日湯真山和舊筏灣,近來林務局在登山口設置洗手台和公廁,嘉惠不少登山客。我們到時已有不少車輛停駐,但比想像中的少,看來檜谷山莊應該還有床位,而我們一時不忙睡覺,先打點一下隔天的行裝再說,此時我終於發現登山鞋忘在自己的車上,腳上穿的是登山涼鞋。如果要回內埔拿鞋子,來回至少兩個小時,而我印象中北大武的步道並不難走、再加上多日晴朗,穿登山涼鞋應該應付的過去,當下決定學竹佑穿涼鞋爬高山。

心意以定後就不管鞋子的事了,我們把車子裡的桌子裝起來,拿出預藏的啤酒小酌一番,談天說地、看看星星,直到十一點多才去就寢,我睡帳棚、黑人睡車上,寬敞的很。只是半夜風大,外帳被吹的獵獵作響,害我驚醒好幾次,有時以為下雨、有時又以為有人拉扯帳棚。睡到三點半起床,黑人已經起床準備要燒水了,兩人簡單吃點東西、喝杯茶,收拾好背包,四點四十分出發。


出發後一開始是平緩的步道,只略有起伏,即使摸黑穿涼鞋也不難走,直到一公里以後才開始逐漸上升,黑人越走越喘、他叫我先走到檜谷等他,但我認為摸黑時還是不要分散,直到天色亮了以後我才逐漸和他拉開距離,我抵達檜谷山莊時大約六點五十分。山莊外的空地還搭著幾頂帳棚,但幾乎都是空的,山莊內也沒幾個人,有幾位在外頭煮早餐,有的是等會要去攻頂,有的是等攻頂隊友一起下山。


我和幾個山友聊天、得知床位甚空,看來過年期間可能安排縱走的隊伍較多,短天數的行程反而較少。等了快二十分鐘黑人還沒到,只好回頭去找,原來他以為時間還早,我不會去檜谷煮「午餐」,因此往北大武基點方向追我去了,幸好他才剛往上爬沒多久。

回到檜谷、發現有隻模樣可愛的黃鼠狼絲毫不畏人,在走廊鑽上爬下,找尋登山客留下的廚餘吃,而也有許多隊伍沒好好處理吃不完的食物,平白養肥了這些小傢伙。雖然不是很餓,但我知道前面並無水源,還是在水源充足、設施完善的山莊煮了麵來吃,沒想到一點點麵還是吃不完,只好用大石頭壓住鍋蓋,等下山時再來處理。離開檜谷出發攻頂時已經接近八點,我預估十一點半以前應該可以登頂,此時黑人說他走到哪裡算哪裡,總之會在檜谷等我回來。


說來北大武單攻也是算不容易爬,登山口高約1500公尺,山頂是3092公尺,上了稜線攻頂前還有三四個起伏,總爬升超過2100公尺。而檜谷山莊高約2100公尺,所以我至少還有1000公尺左右要努力。

山路離開檜谷後幾乎就是一直陡上,有時落差較大還要拉繩爬梯,難怪有人老是拿北插登頂路來比較,只是北大武這段路長的多,但也乾爽的多。有關這段路的路況紀錄可謂不勝枚舉,就不多廢話了,只是要提醒後來者,地圖上距離稜線不遠處標示的最後水源其實只是山壁滴下的水,有人放了個四方不銹鋼桶子接著,不僅水量稀少、水質也不好,因此打算在大武祠紮營的還是得從檜谷背水上來,只是大武祠風大又沒水,非不得以還是不要住比較好吧。

一路陡上不敢多做休息、辛苦自不待言,還好路旁高大的鐵杉在藍天映照下顯得氣勢非凡又姿態各異,有時停下腳步欣賞一番,略可解勞。沿途也碰到一些登頂下來的山友,除彼此問好外,也有人關心我此時方要攻頂,是否太晚了點。記得是快十點的時候吧,終於上了稜線,只覺得風好大,如果天氣較差時一定非常冷,而大太陽底下走來則別有一番滋味,穿外套則太熱、不著外套則寒風侵骨。


上稜線後原以為會走的較快,但其實前行起伏不定,又多樹根大石,走起來反而慢,而且右大腿一副快抽筋的感覺,走起來更是小心,十點半抵大武祠,北大武山全貌已可得見,略休息後續行,十一點十五分登頂。登頂時除我之外並無他人,因此登頂照就免了,展望四周雲霧重重,不能即遠,玉山、秀姑巒、新康山無一得見。


在山頂停留十餘分鐘後下山,此時還有山友陸續上來,原來是要晚上住檜谷的,還真是比我幸福些。下山不比上山快太多,一來是路況複雜,二來體力已較不足,最後則是腳著涼鞋之故。待回到大武祠已覺體力不支,趕緊囫圇吞下紅豆麵包,並略做休息、精神才為之一振。


下山途中,雲霧籠罩下的鐵杉別有一番風姿,但我已無心多做留戀,還是趕緊回到檜谷和黑人會合,趁天色還早下山去吧。兩點半回到檜谷,黑人笑說快的有點出乎他預料,但其實我並沒有特意求快,只是平常山爬得較多,陡上陡下不必太費神想落腳處,因此可以縮短些時間罷了。

在檜谷又休息了好一陣子,雖然有點餓但完全吃不下東西,喝了幾杯茶後覺得體力恢復,於是和黑人一起下山。從檜谷下到登山口的路算是比較平緩的,只是這四公里走起來還真辛苦,肌肉和膝蓋都開始抗議。沿途還看到許多下山的山友,多半是來檜谷做一日遊的。

下午五點整終於回到登山口,兩人也懶得梳洗,洗個臉後匆匆驅車吃晚飯去。吃完晚飯回到家,我媽看我一臉疲憊,問我說很累嗎?我笑說:剛剛差點連五樓都爬不上來了(還重裝咧)。

2007年1月30日

我的書架

看了我的書架,大概很容易知道我是學什麼的吧?不過近年來專業的書買的很少,新增的大多是自然、登山和攝影的書。照片有很多張都沒開閃燈,多少用來測試K10D的防手震功能。

大概沒一本看完的。


書都亂放


自傳和人類學的書我好像特別喜歡


登山、自然、攝影和棒球(忘了拍酒類的書),以上都是我的最愛


很多東西是會讓人上癮的


電腦籤詩、彩券、人生


書買的太少、還有空間放空盒子


另一邊的書架還可以放音箱和酒


浴室的架子上大多放攝影雜誌


舊馬、新馬還有結構主義


這裡有一本是杜部長寫的書


我的英文跟社交都不好


從前買了不少「匪書」

2007年1月23日

信賢試探逐鹿山(96/01/20)

一月中連續下雨多日,連帶的使我取消了20號的上午班行程,但老天總是難以捉摸,當天早上醒來一看窗外去卻是一個多雲的天氣。這樣的天氣不爬山實在可惜,本來有意約幾個人一起,但後來還是獨行。這次探的路線是前陣子北聯隊開出來的新路 ,可從烏來信賢上逐鹿山,相較於三峽熊空傳統登山口而言,車程較短、落差也較小,而所耗時間應該也會少一點。


東摸西摸完,出門的時間已經中午,還好行車順暢,抵達檢查哨時警察先生沒上班,因此省了十塊錢。到了107線道7.7K右轉烏004農路,路況比我想像的好多了,沿途有兩個涼亭、也種了許多櫻花,不過大多還沒開。農路最後會變成水泥路面,就表示快到登山口的民宅,碰到岔路往右,一拐彎就到了。只是拐彎過去的景況有點出乎意料,除了一幢漆成黑色的木造平房外,一旁有一間兩層樓的鐵皮屋正在施工,而且已經快完工了,民宅旁停了三四台車、一群人在鐵皮屋前後和屋頂上工作。我想他們也被我嚇了一跳,個個面帶狐疑,有一個看似工頭的中年人問我目的為何,說不定怕我是建管單位的吧,聽我說要來爬山,直說裡頭很危險,當下我就會過意來,山上應該有一些捕獵設施吧?


工人沒有阻擋我進入山路,我繞到黑木屋後面就看到路條,只是屋後挖了深約一公尺的壕溝,要先設法越過壕溝才能進去。畢竟已經連續下了幾天的雨,山路很潮濕,沒走幾步路褲管就差不多全濕。路況一開始還好,顯然是獵人經常走的,走沒多久果然在路旁看到兩個捕獸夾,不過我沒去動。北聯隊的地圖上說這是一條造林路,的確有幾段路是蠻寬平的,但應該是年久失修的關係,有幾個路段邊坡已經流失,讓我有點提心吊膽。


一路上路條蠻多,但也有不少被故意拆掉棄置,顯然是獵人幹的。出發大概半個多小時以後,山路停止腰繞開始往左側上切。上切不久抵達支稜,山路繼續往主稜延伸,一看就知道是硬開出來的, 不僅陡的不得了,路還是從被砍斷的雜木中穿梭而過。還好陡上的時間不長,幾分鐘後接上了從拔刀爾山過來的主稜山路。


至此已經完成我原先探索往逐鹿山正路的計畫,只是看時間還早,決定往逐鹿山方向前進一段,如果時間允許就從另一條稜線山路回到出發點。這條從拔刀爾山過來的路顯然不大熱門,路況不算很好,鑽上爬下十來分鐘,抵達往信賢的稜線岔路。


看看時間已經兩點多,去逐鹿山再回頭是不可能,而走回頭路我也不大願意,於是決定從稜線路下山,我總覺得會比剛剛那條腰繞路要好走一些。果然稜線路的路況不錯,路條很多,但還是有被拆掉的情況,以致於有一兩個地方要仔細的跟才不會迷路,而且我發現這條路線並非北聯隊新開的,因為偶而會看到幾條非常老舊的路條,有一處舊路條指向的岔路,與北聯隊的路分道揚鑣,我就沒有跟了。從稜線路下山途中就沒再看到捕獸夾,倒先是看到一個被故意破壞的吊子,後來自己踩到設在路中間的另一個,還被吊子彈起來的樹枝打了一下胸口,還好並無大礙。


下到20號農舍才大約三點,這個農舍顯然不是一般的原住民住宅,四周整理的很漂亮,也種了不少花木,看其他的紀錄說好像是山下漢人週末度假的地方。在農舍邊拍了些櫻花和桃花的照片,正從產道要回停車處時,先前那位工頭先生又出現,又是跟我聊有關保育和狩獵的衝突,我才知道山上的陷阱是某位原住民放置的,而且這位獵人對登山隊伍頗為感冒。我一時也無心繼續談這個無解的話題,只想趕緊把半濕的褲子和鞋底都是爛泥的登山鞋換下來,於是匆匆告辭。後來在農路旁的涼亭泡了壺茶,看看四周霧茫茫的山景後方才頤頤然返家。


完整相簿如下: